高温下的坚守(九):汗洒多井场 精测绘地心 ——三队测井攻坚队酷暑穿行显担当

发布日期:2025-08-06   编辑:   来源:   阅读:25次

七月流火,皖北平原被烈日炙烤得一片白晃晃。三队测井站的测井车,像不知疲倦的 “数据猎手”,在滚烫的井场间穿梭,测井队员们迎战酷暑,书写着精度与毅力的考验。

清晨,驾驶员梁师傅已将测井车停在预定井位。仪器操作员薛工进入操作间启动仪器,空调难抵设备散热,他额角已渗出汗珠。井口组的刘工和江工跳下车,检查、组装下井仪器,每处接口都仔细擦拭、紧固。“早测一口是一口,赶在日头最毒前多干点!” 刘工抹把汗,动作更快了。

日上中天,气温近 40℃,井场地面温度更灼人。测井车操作间成了 “蒸笼”。薛工紧盯着控制面板,屏幕上跳动着地心信号 —— 伽马伽马曲线、电阻率变化…… 汗水滑落模糊视线,他频繁用湿透的袖口擦拭,确保读数精准。驾驶室里,梁师傅时刻待命,准备奔赴下一个井位。

最艰苦的是毫无遮挡的井口,烈日炙烤大地,钻机平台滚烫。刘工和江工穿着厚重工装,戴安全帽,在近 50℃的高温中装卸仪器。一趟测量完成,一人稳住电缆,一人拆卸、清洁探头接口,汗水像溪流般淌下,安全帽带勒进晒红的脖颈。厚实的工装湿了又干,凝结出灰白盐渍,紧接着又组装下井仪器。

夕阳熔金,最后一趟数据在屏幕定格,薛工长舒一口气保存资料。刘工和江工完成最后一口井的仪器回收,疲惫却满足地瘫坐在车荫下。测井车驶向归途,车厢里弥漫着汗水和疲惫,也满载着战果 ——4 口井、数千米精确的地层数据。

一天的高温鏖战结束,测井人的征程仍在继续。明天,同样的酷热、井场、四人小组,将继续与烈日较量,与时间赛跑。被汗水浸透又晒硬的工装,狭小空间里专注的眼神,滚烫井口稳健的双手,无声诠释着地质 “三光荣”“四特别” 精神。他们用滚烫汗水为大地 “把脉”,在灼热刻度线上,刻画着煤田地质人保障能源安全的坚实足迹。


图为一线职工施工现场 



测井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