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的坚守(二):拼搏当“夏”,“暑”你最美 ——三队特钻公司战高温抢工期保生产

发布日期:2025-07-17   编辑:   来源:   阅读:769次

当蝉鸣声渐次稠密,日历悄然翻至七月,皖北大地已被热浪紧紧裹挟。钻塔下,空气仿佛被点燃三十米高的钢铁架子在烈日炙烤下泛着刺眼的白光,塔身上的油漆被晒得鸟雀都不敢停留,向着树林阴凉处远远飞去但有一群“高温逆行者”正顶着38度以上的持续高温,向着工程最后节点发起冲刺。工地上蒸腾的热气里,跃动着煤田人最炽热的初心。

 清晨五点的谢桥项目工地,初升的太阳已带着灼人的气势。汤贯如的安全帽檐下早已沁出细密的汗珠,他正弓着身子检查丝扣,后背的工装已被汗水浸透成深褐色,像幅被岁月浸染的地图。作为项目副经理兼机长,他的身影在钻机旁已连续定格了二十多个日夜。“完钻起钻要稳,通井不能出半点差错”,沙哑的嗓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本该负责注浆孔施工的李恒,见灌浆孔人手紧张,二话不说带着队伍赶来支援。“都是为了工程进度,分什么你我。”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汗珠砸在滚烫的套管上,瞬间蒸腾成白雾。职工们轮流到遮阳棚下喝水,他却始终守在孔口,紧盯套管下放的垂直度,口袋里的藿香正气水早已喝空了三瓶。

“再加把劲!还有几根就下到底了!邹庄项目工地上,生产经理扯着嗓子喊,安全帽下的脸颊被晒得黝黑发紫,汗水顺着额角的皱纹往下淌,滴进眼睛里时,他只是使劲眨了眨眼,抬手用袖子胡乱抹一把。钻机的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疼,机器运转时散发出的热量混着太阳的炙烤,让钻台周围的温度比别处还要高出五六度。钻机的工人们认真检查着丝扣,全力推动着钻杆,汗水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滴。他们的手套早就被泥浆和油污浸透,手指在高温下被闷得发白,工装早已看不出原本的色,盐渍顺着后背的褶皱层层叠叠,刚被汗水浸透的布料贴在皮肤上,转眼又被热风烤得发硬,留下一圈圈白花花的印记。

涡北项目,这片被烈日炙烤的工地上,没有人叫苦喊累。项目经理顶着大太阳一遍遍地进行安全作业巡查,注意观察每个工人的身体状态,他明白,高温天气最容易导致心情躁动,而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使安全生产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老工人满头大汗,胡乱擦拭一把,赶紧带上安全帽继续调试测斜仪器。年轻的技术员把比重计放到阴凉处,又忙着去取样,汗水滴在记录单上晕开小小的墨花。后勤保障组正忙着把刚刚送到的盐汽水和西瓜归置起来,方便工人随时取用,冰镇绿豆汤保温桶上的水珠顺着桶壁流淌,在地面洇出深色的痕迹。

当最后一节套管精准到位,夕阳正为钻机镀上金边。谢桥项目,工人们瘫坐在地上,彼此看着对方黝黑脸庞忍不住笑出声来;邹庄项目,工人们掬一捧清水泼在脸上,洗去汗碱和盐霜;涡北项目,后勤组正吆喝着请工人们尝尝新到的西瓜甜不甜,项目经理站在一旁挨个发盐汽水。远处的灌浆站已初见雏形,那些深入地下的钻孔,像煤田人扎下的根,沉默却有力量。

 夏日流火终将褪去,但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的身影,早已把“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刻进了岩层深处。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用沾满泥浆的双手、被晒脱皮的肩膀、连续作战的坚守,谱写着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滚烫的汗水、坚毅的眼神,正是这些平凡的煤田建设者对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


undefined

图为一线职工工作场景



特钻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