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两学一做”
近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在深入开展,每一位党员受益颇多,一段时间的学习研讨,实践中去做,不禁让我思绪万千,想起远在老家的父亲。
父亲曾经当过兵,退伍后在老家的一个国有企业车间上班,后来企业倒闭下岗。
一、老布尔什维克
父亲是个老布尔舍维克,家里的中堂他挂上了毛主席像,卧室挂上列宁的画像。“老布尔什维克”有一个封面印着镰刀与锤子的册子,里面是他在参军及工作时期的学习笔记,密密麻麻的记着党章和伟人语录。参军时他是个文盲,部队虽有伯乐,但苦于没文化他失去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自那以后,“老布尔什维克”开始发奋自学,逐渐地能自学写字。他珍藏的一本小册子里有一页纸上只有一个东倒西歪的“火”字,那是我写的第一个汉字。自那时起,“老布尔什维克”认准了我以后必会考上大学,他经常把那页纸拿出来激励我努力学习,鼓励我早日成为一个有知识的小布尔什维克,为国家的繁荣做贡献。
二、老党员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父亲有一大串钥匙,每当厂里需要打开哪个门时,只要有人来找他,无论上班、下班时间,他总是随叫随到,母亲常因为他的那一串钥匙耽误家里的事和他大吵,但吵过之后他依然如故。后来得知,原先厂里拿钥匙的人多常发生丢失东西现象,最后大家推荐,领导决定,把钥匙都集中在了大家信任的父亲的钥匙串上。
“老党员”有个特殊的小柜子,一般不轻易打开,里面珍藏很多笔记本、奖状,都是获得的优秀党员、荣誉类的纪念本,家里同类型的纪念茶缸有好几个,一直用到现在还没丢弃。“老党员”入党是在部队,是他参加某次抢险受伤组织给予的奖励,当时部队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伤残证;二、入党;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这事他又少不了挨了家人许多埋怨,但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毫不后悔。
三、“老头子”
父亲今年六十二了,一个该没事就出门下下棋、打打牌的“老头子”。可“老头子”却闲不住,去环卫所又谋了一份开车的职业,有天晚上我给他挠背时发现他的脊柱弯曲的变形了,怪不得经常腰疼,那一晚我劝了大半夜,让他好好在家待着,锻炼身体,享享清福,“老头子”却没好气的对我说:“保尔眼瞎了还能写文章,我就不能干点什么吗,我还要给我孙子存点买书钱呢。”
“可是你年纪大了,保尔只是小说里创作的人物。”
“你还是个党员吗?没一点信念,现在的社会不正是要环境发展一起抓吗,发展我出不了多少力,但我还能为咱的小县城环境美化使上点劲!”
父辈这一代人吃了太多苦,也许他并不十分清楚“两学一做”,但他所学的都是遵守党章的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所做的都是一个合格党员做到的。“老布尔什维克”、“老党员”、“老头子”便是对他最好的诠释,鞭策着我这个“小布尔什维克”、“小党员”、“小愤青”在成长的道路中不断努力,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便是我 “两学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