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春华秋实 争朝夕破浪前行 ——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我局改革发展成就综述

发布日期:2025-03-24   编辑:   来源:   阅读:1029次

山水日月镌刻璀璨初心,春华秋实谱写盛世华章。

提交煤炭资源储量60亿吨,探获煤层气资源量83亿立方米,打造省内首家5G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工程,建成11支具备3000米以上施工能力钻机队伍……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局砥砺奋进向前进,转型发展求突破,在能源资源勘查、生态修复、地灾治理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助力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了地勘力量。

聚焦主责主业,能源资源勘查捷报频传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矿产资源勘查的定位,事关能源资源安全“国之大者”。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局聚焦“地质找矿”使命,主动参与国家和省政府工作部署,组织实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为服务“国之大者”作出积极贡献。充分发挥主体能源勘查技术优势,加强安徽两淮矿区外围和矿井深部煤炭、煤层气资源勘查和调查评价,承担地质勘查、调查项目24项,提交矿产资源勘查报告12份。新发现煤炭大中型矿产地6处,提交煤炭资源量60亿吨,其中淮南煤田潘集外围详查项目提交煤炭资源量48.58亿吨,引发全国关注,新闻联播、中安在线等官网纷纷播发,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9年度十大找矿成果奖。积极开拓省外煤炭勘查市场,承担甘肃灵台百里东南勘查区煤炭勘查工作,新增资源量7.54亿吨。页岩气、煤层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开展了两淮煤田含煤岩系成烃潜力评价及煤层气、页岩气综合评价勘查,其中,谢家集-上窑勘查区煤层气预探项目-1500米以浅探获煤层气资源量83亿立方米,-1200米以浅探获煤炭资源量4.32亿吨。

强化公益属性,地质服务成果百花竞放

    公为先,走在前。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局持续发挥公益事业属性,服务支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履行“两统一”职责,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方面发力,着力打造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制高点。在服务安全生产上彰显新作为。围绕矿山生产和建设,提供地质工程服务,累计完成钻探工程量超过312万米,其中,以淮南潘二煤矿防治水项目为标志,全面开启了我局地面防治水和煤矿瓦斯区域综合治理的新领域,累计施工地面区域治理项目71个,钻探工程量56万米,项目产值近11亿元,有效解放可采煤炭资源量10亿吨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承担省重点项目安徽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工程阜阳、亳州项目钻探工作,助力全省地面沉降联防联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挂牌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精细调查、监测预警、工程治理项目174项。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担当。打造了省内首家5G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工程,建成了安徽省绿色矿山信息管理中心,为全省绿色矿山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承担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项目154项。落实分管省领导批示精神,开展两淮矿区废弃矿井核查和修复利用情况调研,查明两淮矿区关闭和废弃矿井煤炭资量24.33亿吨。拥有省内煤炭检测项目最全、规模最大的检测机构,作为全国煤炭标准定值单位,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列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检测实验室名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创新驱动,机制改革释放新动能

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局对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业务领域从单一的传统地质矿产勘查拓展到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以及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新能源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水利水资源地质等多元化领域。地质、化验、测绘、工勘、物探、钻探等产业迈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建筑产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几年来,省煤田地质局按照要求加快推进事企分离,完成两淮控股集团法人化工作,初步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机构职能,制定《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机关内设机构、职能配备及人员编制的实施意见》。探索二类地勘单位改革,出台《深化二类地勘单位改革发展指导意见》,设立改革发展基金,拨付资金1.3亿元,用于支持二类单位稳定发展;设立二类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共拨付资金3661万元。持续推进装备更新升级,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新增主要装备201台套,建成了11支具备3000米以上钻探施工能力的钻机队伍,装备水平迈入全国煤田地质行业第一方阵。

奋斗总有回报。局五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局实现总收入132.7亿元;全局总资产94亿元,净资产69亿元。特别是2024年,全局实现经营收入比2018年同期增长47%;市场开发显著,2024年全局新签合同额较2018年净增17.31亿元。一串串数字,印证了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奋斗足迹,诠释了改革成果。

凝聚工作合力,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局五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煤田地质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习教育扎实有效。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全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纪律规矩意识进一步强化,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不断巩固壮大,全局干部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和行动更加坚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地落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全局上下思想、意志、行动高度统一。人才集聚效应凸显。引进各类人才562名,累计培训人员1.6万余人次。开展了全省煤田地质系统地质、钻探、物探等专业技能大赛。着力加强工匠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评选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导师带徒、优秀项目经理、机班长、工艺技能等人才66人,拥有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工作者1人、金罗盘奖3人、省科技能手12人,初步建成全局“高层次人才专家库”和“后备人才库”,实现了高层次专家人才资源共享和人才梯次培养的互联互通。

“文明春雨润物无声”。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抗洪、抗疫等重大行动和公益日捐款、爱心义卖、省直机关十大志愿服务等公益服务,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累计参与各类公益活动达8700余人(次)。与阜阳市太和县赵集乡双龙村、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杨园村建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并派出7名干部驻村蹲点。选派了一名干部赴阜阳市太和县挂职。5家单位连续获得第十二、第十三届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第二届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地勘行业“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持续弘扬,中国好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不断涌现,奏响了争做出彩煤田地质人的时代强音。

局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省煤田地质局按照“绿、亮、美”的要求,积极实施“环境工程”“安居工程”,改造局机关科技公寓,水文勘探队、物探测量队共374套集资建房交付使用;第二勘探队实施危房改造174户;办理集资房产权证545户。全面落实职工医疗互助、金秋助学、节日慰问、职工体检、探亲休假等福利待遇,投入693万元建成标准化野营房8套,极大改善了一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几年来,共走访慰问一线职工6263人(次),发放慰问金198万元。

春风浩荡满目新,征衣未解再跨鞍。过去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省煤田地质局各项工作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各项重要指标稳步增长,公益属性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局第六次党代会即将胜利召开,将谋划省煤田地质局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新的起点,全局上下将始终牢记地质报国初心,积极践行“地质找矿”使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紧紧围绕局党委制定的“12481”总体工作思路,以“严深细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奋力开启新时代安徽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骆昌平/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