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绿色矿山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年会 暨2023年度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立项评审会在肥举办

发布日期:2024-01-13   编辑:   来源:   阅读:1530次

 1月8日,“安徽省绿色矿山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年会暨2023年度中心开放基金课题立项评审会”在合肥召开。中国工程院王运敏院士,安徽建筑大学副校长蔡国军教授作学术报告,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军,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林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长兵主持,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新程作总结讲话。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李军在致辞中首先代表省煤田地质局,对与会领导、专家及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愿。他指出,当前地质工作正面临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能转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他要求,中心的广大科技人员务必加强新技术、新理论、新应用的学习,找准目标,刻苦钻研,提升技术能力,以自身科技水平的提升带动全局科技水平的提升,让中心成为我局重要创新平台的战斗堡垒,切实发挥其科技引领作用,为我局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孙林华在致辞中强调,国家矿产资源安全至关重要,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站位、宽视野、大力度统筹谋划和推进新征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工作。他希望,中心广大技术人员本着“掌握现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的思路,围绕我省绿色矿山建设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技术研发,在“产、学、研、用”以及推动我省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特邀嘉宾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发表题为“绿色低碳矿山发展现状及展望”的学术报告,他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等高屋建瓴的角度出发,概述我国乃至全世界绿色低碳矿山建设的背景、历史及其必要性,总结我国绿色低碳矿山发展现状,点明绿色低碳矿山未来发展趋势将契合环境生态化、开采科学智能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能源利用绿色化等四大主题,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走结构优化、技术革新、管理优化之路。随后,安徽建筑大学副校长蔡国军教授发表题为“铁尾矿砂原位参数评价与绿色资源化利用”的学术报告。两场精彩的报告引发会场广泛反响与热烈讨论。

   中心副主任胡广青博士,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桂建教授,局地质矿产处处长、中心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文永以及学术委员会各委员先后分别发言,并对中心后期的建设和发展展开交流探讨。

   张新程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心作为省自然资源厅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在省绿色矿山创建、评估、审核及相关标准制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要力争将中心打造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为全省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第一分会场召开开放基金学术委员会审议会议,对2023年度中心开放基金课题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并公布审议结果。第二分会场召开学术交流会议,来自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的6位高级工程师与高校教师发表学术演讲,与会专家及研究人员参与讨论与交流。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省煤田局及局属各队、省绿色矿山工程研究中心、勘查研究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

 

 
 
图为安徽省绿色矿山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届学术年会专家合影

 
图为李军出席会议并致辞

 
图为王运敏、蔡国军作学术报告

 
图为孙林华致辞、宋长兵主持会议、张新程作总结讲话

 
图为会议场景

 
图为会议全景

 
图为第一分会场召开开放基金学术委员会审议会议

 
图为第二分会场召开学术交流会议

赵 锐、徐 瑾/文   洪 奎、周 佳/图